欢迎来到365英国上市官网
咨询热线

18165782065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5

    10-29

    数码显微镜的放大倍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用户都没有弄清楚,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放大倍数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一个简单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物镜的放大倍数*(电脑屏幕的对角线/ccd或者cmos的靶面尺寸)=系统的放大倍数。其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根据您使用的是哪一个放大倍数的目镜,常规的有5、10、20、40、60、80、100等。注意:电脑屏幕一般是英寸来表示,所以要乘以25.4为毫米单位。电脑屏幕的对角线:一般是单位是英寸,比如14英寸的就应该...

  • 2025

    10-26

    HDMI高清显微镜,并非传统目视显微镜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将光学显微技术与数字成像、实时显示功能深度融合的现代观测设备。其核心用途,是利用高清摄像头取代或并联目镜,通过HDMI接口将显微图像实时、无损地输出到大尺寸显示器上,从而实现了从“单人窥探”到“多人共享”、“实时分析”的应用模式变革。一、核心用途:实现多人共享观察与协同分析传统显微镜仅限一人通过目镜观察,沟通效率低下。HDMI高清显微镜最直接的价值,在于将微观图像高清同步投射到电视、投影仪或大型显示器上。这使得教师授课...

  • 2025

    10-20

    在工业制造与材料科学的精密领域中,金相工业显微镜如同一位无声的"微观探员",承担着揭示材料内部组织奥秘的关键使命。它通过高精度光学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将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微观结构以数万倍的放大倍数呈现于眼前,为材料性能分析、质量控制与工艺优化提供不可替代的科学依据。一、材料组织的可视化解析金相工业显微镜的核心功能在于将材料内部晶粒、相组成、缺陷等微观特征转化为清晰可辨的图像。通过特定蚀刻工艺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在偏振光或明暗场照明下,不同相态因反射率差异形成鲜明对比,...

  • 2025

    9-25

    工具显微镜是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于一体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工业、计量检测等领域。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对获得准确测量结果至关重要。一、使用前准备正式开始测量前需做好充分准备:1.仪器检查:确认显微镜各移动轴是否灵活平稳,光学系统是否清晰2.环境控制:保证室温在20±2℃范围内,避免振动和气流干扰3.样品清洁:测量前清洁工件表面,避免污物影响测量精度4.仪器预热:接通电源后预热15-30分钟,使仪器达到热平衡状态二、操作步骤1.安装与调焦将工件...

  • 2025

    9-25

    明暗场显微镜结合了明场和暗场两种观察模式,通过切换照明方式,实现多维度样品分析,在科研和工业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明暗场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样本的边缘轮廓和微小结构,通过特殊照明方式增强图像对比度,适用于多种领域的研究。工作原理明场观察原理:光线直接透过标本或经其表面反射后进入物镜,形成明亮背景上的样品图像。特点:常规组织检测(如金属相结构、细胞形态)的常用模式,图像对比度依赖样品对光的吸收差异。暗场观察原理:采用斜射照明,阻挡直射光进入物镜,仅收集样品散射的侧向光。特点:背景黑暗...

  • 2025

    9-18

    LCD显微镜作为传统光学显微镜与数字显示技术结合的创新产物,其内部结构精巧地融合了光学、电子学和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了直观、便捷的观察体验。这种显微镜通过内置的LCD显示屏取代传统目镜,实现了多人同时观察和数字成像的功能。一、核心光学系统LCD显微镜保留了传统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结构,但进行了重要改进:1.物镜系统:配备多个高精度消色差物镜(通常包括4×、10×、40×和100×),安装在耐用的物镜转盘上。2.新型照明系统:采用高亮度LED光源,取代传统的卤素灯或...

  • 2025

    8-29

    微分干涉显微镜(DIC显微镜)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显微镜技术,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微小结构和细节以高对比度、立体感的方式呈现,广泛应用于生物显微学、材料科学、半导体工业等领域。DIC显微镜利用偏振光,通过四个特殊的光学组件实现成像,分别是偏振器、DIC棱镜、DIC滑行器和检偏器。偏振器使光线发生线性偏振,DIC棱镜将一束光分解成偏振方向不同的两束光,这两束光穿过标本相邻区域后,由于标本厚度和折射率不同,会产生光程差。DIC滑行器把两束光波合并成一束,后光束穿过检偏器,检偏器将...

  • 2025

    8-25

    在半导体制造、材料科学及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半导体显微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为代表)是观测微观结构、分析材料性能的“火眼金睛”。其操作涉及真空系统、电子束控制、信号探测等多环节协同,本文以SEM为例,系统梳理从设备启动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操作规范,助力科研与工业用户高效获取高质量成像结果。一、设备预检:安全启动的“防护盾”1.环境确认:检查实验室温湿度(通常需控制在20±2℃,湿度<60%),避免电子光学系统因冷凝损坏;确认设备接地良好,防止...

共 71 条记录,当前 2 / 9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